九月的廣州,褪去盛夏的燥熱,裹挾著嶺南的溫潤,迎來一場滿溢校友情誼的相聚。9 月 20 日,“三亞學院廣州校友會換屆暨更名廣東校友會大會” 在番禺金山谷意庫順利舉行,來自廣州、佛山、東莞等廣東省內多地的校友代表、深圳校友會代表,與母校柴勇副校長、校友辦王翔主任齊聚一堂,共同見證這場承載著回憶與期許的重要盛會。

一、從 ? “廣州” 到 “廣東”:應勢而變,為校友搭建更廣闊平臺
自辦學以來,三亞學院始終以 “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” 為使命,累計培養(yǎng)超 8.3萬名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。其中,扎根廣東的校友群體日益壯大 —— 從最初集中于廣州,逐步輻射至全省各地市,身影遍布金融、科技、教育、文創(chuàng)等多個領域,成為推動地方發(fā)展的 “三亞學院力量”。
此前,“三亞學院廣州校友會” 作為母校在華南地區(qū)的重要紐帶,在凝聚廣州校友情感、促進資源對接上發(fā)揮了關鍵作用。但隨著在粵校友地域分布愈發(fā)廣泛、行業(yè)資源持續(xù)豐富,原有的 “廣州校友會” 已難以覆蓋全體在粵校友的需求。為打破地域壁壘、整合全省校友力量,搭建更開放的情感溝通與協(xié)同發(fā)展平臺,“廣州校友會換屆暨更名廣東校友會” 的籌備工作順勢啟動,成為全體在粵校友的共同心愿。


二、大會主題:憶青春、定章程,共繪校友發(fā)展新藍圖
01重逢時刻,溫情滿溢
下午 2 點 30 分起,會場便提前進入 “溫馨模式”。校友們陸續(xù)簽到入場,大屏幕上循環(huán)播放著校友手寫祝福視頻與母校最新宣傳片 —— 落筆洞湖畔的晨讀身影、教學樓里的熱烈研討、畢業(yè)季相擁的青澀笑臉…… 一幕幕熟悉的畫面,瞬間將大家拉回三亞學院的青蔥歲月。輕柔的暖場音樂中,老校友熱情寒暄,新面孔彼此問候,重逢的暖意悄然漫溢全場。

02一句問候,開啟新程
音樂漸歇,主持人湯魁清(播音1001)穩(wěn)步登臺,介紹了蒞臨現(xiàn)場的母校柴勇副校長、校友辦王翔主任,以及從全省各地趕來的校友代表,并感謝每一位“三亞學院人”的奔赴,讓這場相聚更有意義。以一句 “從‘廣州’到‘廣東’,不只是名稱的拓展,更是校友力量的凝聚、平臺價值的升級”,瞬間引發(fā)全場共鳴。 在熱烈的掌聲中,“三亞學院廣州校友會換屆暨更名廣東校友會大會” 正式拉開帷幕。
03旋律里的母校情,從未褪色
“天涯落筆留下了許多,遐想夢想理想的步伐,人生就是爬高坡,越走越高越向上,創(chuàng)造成功的人生,走向明天的輝煌……” 隨著母校宣傳片落幕,全體校友起身肅立,共同奏唱校歌《成功是歡樂的海洋》。熟悉的旋律回蕩在會場,校友們輕聲跟唱,眼神中滿是對母校的眷戀 —— 這歌聲,是青春記憶的回響,是跨越山海的情感聯(lián)結,更是校友們再創(chuàng)輝煌的集結號,將在場每個人的心緊緊連在一起。
04民主議事,規(guī)范運營,夯實基礎,凝聚共識
大會按照既定議程依次進行,首先由王華光(通信 0601)會長代表第一屆廣州校友會做工作報告,他細數(shù)過往工作:從組織校友聯(lián)誼活動,到助力母校發(fā)展;從幫扶畢業(yè)校友就業(yè),到為在校生提供指導……“今天是新起點,希望這份校友情,能在‘廣東校友會’的平臺上繼續(xù)傳遞”,話語間滿是真摯。
校友辦王翔主任在介紹母校近期校友工作的進展后,現(xiàn)場宣讀了三亞學院校友總會《關于同意三亞學院廣州校友會換屆暨更名廣東校友會的批復》?!澳感S肋h是校友最堅實的后盾,無論走多遠,母校都在身后”,一句話讓在場校友倍感溫暖與振奮。
佟詩楊(酒店0801)作為籌備組代表分享了籌備歷程:自 2025 年 8 月啟動籌劃以來,在母校校友總會的重視關懷、校友辦的悉心指導下,在全體在粵校友的積極參與下,團隊逐步完善方案、細化服務流程:一是結合“廣東校友會” 的服務范圍,修訂完成《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工作辦法(試行)》,明確宗旨、職責與組織架構;二是依據(jù)《工作辦法》,結合校友的行業(yè)影響力與參與意愿,篩選擬定了第一屆理事會及監(jiān)事會成員候選名單,成員來自廣東各市縣,確保能代表各地校友,更好地搭建校友平臺,我們始終想著,要打造一個溫暖的“校友之家”,讓每一位在粵的三亞學院人都能找到歸屬感。
隨后,大會對《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工作辦法(試行)》《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理事會和監(jiān)事會成員候選名單》進行了民主表決并全票通過,柴勇副校長和王翔主任依次為榮譽會長、會長、副會長、秘書長、副秘書長和監(jiān)事長等26位理事會成員頒發(fā)證書,每一份證書的傳遞,既是身份的認可,更是 “服務校友、反哺母?!?的責任交接。


第二屆廣東校友會會長唐懷立(高爾夫 0801)上臺分享了未來規(guī)劃,他表示,我們會定期組織校友聯(lián)誼、資源對接、母?;卦L活動,通過搭建 “廣東校友信息數(shù)據(jù)庫”,打破地域與行業(yè)的壁壘,提升廣東各地校友溝通頻次,拓展交流合作深度,讓校友聯(lián)結更緊密,服務更貼心,并努力將廣東校友會建設成為大家的溫馨家園與合作平臺。

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 ——柴勇副校長、王翔主任與榮譽會長、新任會長共同為“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”揭牌、授旗。全場校友共同倒計時、歡呼鼓掌,紅綢緩緩落下,嶄新的牌匾、會旗被穩(wěn)穩(wěn)舉起,在燈光下格外醒目。“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” 正式啟航,掌聲與歡呼聲久久不息。

大會最后,柴勇副校長在致辭寄語中指出,校友是母校最寶貴的財富,也是母校對外的“活名片”。希望廣東校友會通過定期舉辦 校友聯(lián)誼、主題分享會等活動,讓在粵校友重拾青春記憶,續(xù)寫同窗情誼,打造有溫度的“校友共同體”;整合全省校友的行業(yè)資源,搭建跨地域、跨領域的合作平臺,助力校友職業(yè)發(fā)展與事業(yè)合作,實現(xiàn)“校友互助、資源共享”;加強與母校的互動協(xié)作,通過就業(yè)指導、實習基地建設、捐贈支持等方式,為母校人才培養(yǎng)與發(fā)展貢獻力量,共同守護 “三亞學院” 的榮光;使廣東校友會成為連接母校與在粵校友的堅固橋梁,期待各位校友在各自領域發(fā)光發(fā)熱,為大灣區(qū)建設貢獻“三亞學院力量”,為母校爭光!
三、三亞學院辦學結構性調整改革校友交流會:以校為媒,聚沙成塔共成長
短暫茶歇后,圍繞母校辦學結構性調整改革主題開展校友交流活動。柴勇副校長介紹了全球AI技術革命帶來的產(chǎn)業(yè)變革對高等教育發(fā)展趨勢的影響和挑戰(zhàn),指出母校及時響應,全面深入開展辦學結構性調整改革,推行本科人才大類招生及培養(yǎng),以學生高質量就業(yè)、高質量升學和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能力培養(yǎng)為核心目標,通過辦學架構重構、學科整合、教學創(chuàng)新與生態(tài)協(xié)同,全面推進結構調整改革。

隨后,校友們依次自我介紹,分享了自己與母校、恩師的大學青春回憶, 大學期間點點滴滴的美好回憶成為深入交流的引擎,有位校友表示,拿著老師送來的校友卡,再不回去都不好意思了, 笑聲和掌聲在交流中持續(xù)不斷。母校“學生走進校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”的育人理念被大家多次提起,走向社會的校友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,這一育人理念更成為他們在創(chuàng)業(yè)歷程、工作升遷等人生發(fā)展中的重要指引; 校友們回憶起大學時期在母校成功轉設、合格評估、十年校慶等重要階段的經(jīng)歷感受,紛紛表示堅定支持母校的調整改革部署,并堅信母校能通過此次部署打贏這場改革戰(zhàn),朝著成為中國現(xiàn)代民辦大學的卓越代表和旗幟邁進,期待母校早日更名為“三亞大學”。
四、結語:情誼不散,未來可期
大會在全體領導、嘉賓與校友的合影中落下帷幕,但粵地校友的情誼與征程才剛剛開啟。從三亞的落筆洞旁,到廣東的嶺南大地,“自立更生、合力更新、有容乃大、不懈則優(yōu)”的校訓,始終是每一位三亞學院人前行的指引。
此次大會的圓滿舉辦,標志著三亞學院在粵校友工作邁入新階段。愿每一位在粵的三亞學院校友,都能以廣東校友會為紐帶,聚沙成塔、攜手同行,在各自的領域綻放光彩;也愿廣東校友會成為連接母校與校友、校友與校友的堅實橋梁,共同書寫“母校榮光、校友閃耀” 的美好篇章。

附:三亞學院廣東校友會第二屆理事會名單
榮譽會長:林河偉 王華光 蘇安江
會 長:唐懷立
副會長:薛 冬 吳鵬程 田 莉 陳經(jīng)緯 湯魁清 廖曉君
秘 書 長:佟詩楊
副秘書長:武 磊 陳璇興 張一帆 鄭 浩 譚紅金 邱新瑤
監(jiān)事長:邱海寧 監(jiān) 事:龔 章 麥翠然
理事會成員:鄧大才 王瑞豐 陳靄帆 徐晉豪 黃遠桐 楊鵬超 謝朝玲 許恢麗 武亞男
相關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