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5日傍晚,寧波市已籠罩在深秋的寒意中。啄木鳥維修平臺的張同豐工程師結束了一天忙碌的上門維修,背著工具包匆匆返家。天色漸暗,樓道里燈光昏黃,就在他準備上樓時,偶然聽到鄰居閑聊中提到:“河邊好像有人在洗澡?!?/p>
這句隨口之言讓張同豐頓時警覺。十月中旬的寧波,夜風凜冽,河水冰冷,誰會在這個時節(jié)下河洗澡?心生疑慮的他未多猶豫,當即轉身朝河邊走去。
這一轉身,挽救了一條瀕危的生命。
河面泛著夕陽的光,張同豐站在岸邊,果然看見有個人正在河水里一起一伏,他豎起耳朵聽,水中傳來微弱的呼救聲。聲音不大,卻像一根細針,刺破了周圍的平靜。
“有人落水了!”張同豐心頭一緊,迅速跑向附近車庫,從背包中取出安全繩,火速返回河邊。所幸落水者距離河岸不遠,張同豐迅速將安全繩甩向水中。落水者意識尚存,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繩索。借助水的浮力,張同豐順利將對方拉至護欄下,隨后用盡全力將其拖上岸。那一刻,他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:“不能松手?!?/p>
監(jiān)控畫面中,張同豐奮力拉起落水者
落水者被救上岸時,已經(jīng)冷得說不出話。幸運的是,他落水時間不長,加上施救及時,身體并無大礙,只損失了一雙鞋子。確認落水者身體無恙后,張同豐便默默回了家。
當天晚上,落水者的父母帶著禮物敲響了張同豐的家門。母親一見面就紅了眼眶,哽咽著說:“要不是你,我們家就完了?!睆埻S只是樸實一笑:“我只是剛好路過?!?/p>
但誰都知道,這不是“剛好”。如果不是他多留一個心眼,如果不是他愿意“多管閑事”,那個夜晚,可能會成為另一個家庭的噩夢。
這不是張同豐第一次“管閑事”。在啄木鳥家庭維修的這些年里,他一直是大家口中的“靠譜老張”。誰家的管道堵了、東西壞了,他總隨叫隨到。一次深夜,一位獨居老人家中馬桶突然堵了,但又急著如廁,張同豐收到訂單后,冒雨騎了半小時電動車趕去維修。老人感動得直抹眼淚,他卻擺擺手:“能幫到您就好?!?/p>
在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,像張同豐這樣“多管閑事”的師傅并非個例。平臺里順手幫一把的好人好事多不勝舉:有人幫獨居老人扛大米上樓,有人暴雨天替鄰居修漏水,有人半路攔下躥出的野狗護住放學的孩子……做這些“小事”的師傅們沒什么豪言壯語,也不覺得自己是英雄。他們只是覺得,人活著,不能光想著自己。尤其是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伸一把手,是再自然不過的事。
為了呵護這份“自然”,啄木鳥平臺設立了見義勇為激勵制度,通過現(xiàn)金獎勵和榮譽表彰,向師傅們傳遞明確信息——平臺鼓勵他們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行善舉,并愿成為他們身后最堅實的“安全繩”。
“我們干維修的,天天跟螺絲、水管打交道,但說到底,修的是人的生活?!睆埻S說,“平臺也告訴我們,先保護好自己,再去保護別人。心里裝著正義與善良,走到哪兒都能發(fā)光?!?/p>
那個夜晚之后,張同豐依舊每天背著工具包,穿梭在城市的樓宇之間。沒人知道他曾救過一條命,也沒人知道,他曾用一根安全繩,為一個陌生人點燃生的希望。
但在河水與夜風的記憶中,在那個被他救起的人的生命中,這份溫暖將永遠留存。
在這個越來越講究“邊界感”的時代,張同豐的“多管閑事”顯得格格不入,卻也格外珍貴。他用一次毫不猶豫地轉身,告訴我們:英雄不在遠方,就在我們身邊。他們著裝普通,騎著電動車,手里拿著扳手和螺絲刀,卻也在關鍵時刻,握住了別人的人生。
他們不是超人,卻用一顆溫熱的心,悄悄守護著一座座城市的萬家燈火。
相關稿件